追寻英模足迹 1929年10月15日,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(原属察哈尔省省会)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,小时家境贫穷读过一年书。 1940年,怀来县南山堡建立抗日政权,参加儿童团并被选为儿童团长。14岁时,因掩护区委书记王平躲过日本侵略军的追捕,被誉为抗日小英雄。15岁,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。 1945年春,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,同年8月参加了八路军。董存瑞成为一名人民军队的战士,以后历任副班长、班长。 1947,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,他夺下国民党军的一挺机枪,被记大功一次,被授予勇敢奖章。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,他在班长牺牲、副班长受重伤的情况下,挺身而出,自任班长,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,立大功一次。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和战火锤炼,董存瑞立过三次大功,四次小功,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。1947年3月,在平北整训期间,董存瑞加入中国共产党。 1948年春,在新式整军运动中,董存瑞带领的六班被所在师评为“董存瑞练兵模范班”。在实战演习中,董存瑞把身旁一颗冒白烟的手榴弹甩了出去,避免了一次伤亡事故。获得师级“模范爆破手”的光荣称号。 1948年5月25日,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,因部队受阻于国民党军队的桥型暗堡,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,在左腿负伤的情况下冲至桥下。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,紧急时刻,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托起炸药包,牺牲时,未满19周岁。 董存瑞在战斗中是英雄,在平时又是“爱兵模范”。1947年10月,新入伍的郅顺义分到董存瑞任副班长的2排6班。电影《董存瑞》中他俩是十八九岁的小哥俩,其实董存瑞比郅顺义小11岁。当董存瑞看到郅顺义穿着一身破衣服时,就把自己平日舍不得穿的一套军装和一双新鞋送给了他,自己却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和旧鞋子。 董存瑞还是位“爱民模范”。一天,有个新战士用房东老大娘送给的一捆柴火烧炕。他知道后,就带了几个战士上山去打柴,送还了房东。1948年5月12日,董存瑞所在师向隆化进军,在承德县荞麦地沟村(现三沟镇房身沟村荞麦地沟自然村),董存瑞看到前面村子冒黑烟,他断定是敌人撤退烧老百姓房子,当即带全班跑去帮群众救火。当发现一位大嫂哭喊着踉踉跄跄往一个着火的房子里闯时,便一步跑上去拉住,自己冲进屋里,在烈火浓烟中把孩子救了出来。董存瑞常说,八路军传下来的爱兵爱民传家宝,我们一辈子也不能丢。 感悟英模精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