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存瑞和帽顶山的故事

2020-09-24 来源:怀来县董存瑞纪念馆

  从董存瑞纪念馆中董存瑞塑像旁,向着日初的方向仰望,有一座孤独的亭岗映入眼帘,这就是帽顶山。

  这座山岗,从怀来县县城出发,延东北方向,一路连绵的山道,是十公里的路程。在河北怀来县,却是一个家喻户晓且充满红色故事的地方。

  卢沟桥事变后,南山堡成为了抗日游击区,1943年南山堡组建了抗日儿童团,14岁的董存瑞被推选为第一任儿童团团长,我们的英雄董存瑞的红色征程,从这里拉开了序幕。
董存瑞有一个亲密的童年伙伴——董连柱,今年已是91岁高龄,他与董存瑞同年所生,董存瑞是儿童团团长时,他就是儿童团团员,由于年事已高,董连柱老人已在养老院生活,但是每一年,他都要求在年轻人的陪同下,数次回到南山堡。
  每一次回转故里,董存瑞家的院门总是会被老人敲响,老人或是驻足院中,或是室内停留,就像是久未归乡的人,回来看望老友。

  离开庭院,帽顶山是老人每次返乡必去的地方。这天,天气忽然转凉,初秋风的凌厉让人防不胜防,随行的人们担心老人的身体经不住寒冷,老人却说:“不冷,不冷”。

  老人坐在帽顶山的纪念碑旁,双目凝视着纪念碑,就像是看着经年老友,未曾开口,却似已与老友交流千言万语。每当这时,老人要讲故事才刚刚开始。
  “天天都挨打,没有一天不该打”老人突然说。
  “为什么”有人问。
  “日本人抓住你,问你八路军在哪,你说不知道,那可不就挨打?天天见,那可不就天天挨打”老人笑着说。
  随行的人们也跟着笑笑,心里却涌现酸楚。那时的他们才十四岁,正是叛逆却容易被骗得年纪,可是当年的这些少年,却从未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出卖过党和人民。
  老人的故事有很多,陪同老人几十年人,从老人一开口就已经知道老人要讲什么,从立桩放哨——“把桩子推到就跑,藏地里或藏地道里,赶紧跑,不敢开枪,开枪他们就要找八路军!……”。到送鸡毛信——“我给你们叠鸡毛信,八路军没有好纸,用麻头纸,做好标记,去送信……”
  其中就有这么一段故事让我们对英雄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
  1942年,日军将海陀山区划入无人区, 董存瑞和乡亲们一起被鬼子抓去修炮楼挖战壕,鬼子还用鞭子打他们,13岁的董存瑞怒不可遏,上去就跟鬼子摔跤,斗了两个回合,用了一个“闪门计”,虚晃一招,将一个大个子鬼子兵摔倒在地。听完故事拍手叫好的同时,也让我们对少年机智勇敢的董存瑞深感敬佩。

  故事就这么一直讲着,每一个字词都饱含回忆,人们也跟随老人的回忆陷入了那个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的时空。讲故事的老人吐字清晰,语调平缓,听故事的年轻人却已喉咙哽咽。张修齐老人曾说“我们什么都不怕,就怕你们把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忘记了。”我们不能忘,不会忘,我们怎敢忘!
  故事在老人哼唱的歌声中进入尾声!凌厉的秋风也不能掩盖老人家铿锵的歌声!
  歌曲平缓却有力量,时光荏苒,当年会唱这首歌曲的少年,大多已逝去,可在这狂烈的秋风里,却分明传出合唱的声音。让我们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向为祖国英勇牺牲的人们致敬!

责任编辑:huailai
更多>>文明要闻
更多>>文明创建
图片新闻
更多>>公民道德
更多>>未成年人
更多>>志愿服务
中共怀来县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
电子邮件:hlwmb6860877@163.com
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-2011753
冀ICP备18027425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