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明创建> 正文

【红色教育导图】怀来县红色文化遗址——怀涿办事处旧址

2021-05-08 来源:县委宣传部

  牢记初心使命、推进复兴伟业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发扬好红色传统、传承好红色基因,县委宣传部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特别推出“红色教育导图”专栏,带领读者了解怀来红色印迹、革命遗址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红色阵地,讲述怀来革命英烈、英模人物、拥军模范的故事,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、总结好,真正做到“学党史、知党情、跟党走”。

怀涿办事处旧址

  1941年1月,宣涿怀联合县建制撤销,2月,将四、五区(岭北苇子村、麻黄峪一带)划归昌宛联合县管辖,为昌宛联合县四区,后改为五区,区委书记索正勋,区长师守琪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,在麻黄峪等4个村发展了党员,建立了党组织。在这种情况下,1941年底,中共平西地委决定向长城和桑干河以北、怀来永定河以西日伪统治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。

  1941年初冬,昌宛联合县四区与五区合并。1942年初,上级安排平西游击三总队重返怀涿地区,九团一连由马良盛连长带领进入怀涿地区。中共昌宛县委派出5位同志,与中共平西地委派来的人员组成了武工队,在部队的掩护下开展地方工作。在三总队和九团一连的配合下,武工队以西横岭、麻黄峪、磊磊石、水峪口、椴木沟为后方基地,逐步向矾山川及桑干河沿岸延伸。

  1942年7月,中共平西地委为了适应敌后武装开辟工作的要求,将平西游击三总队改编为十二区队,任命袁德文为区队长,张汉民为政治委员,唐家礼为副区队长,董铁城任党总支书记。十二区队基本上成为一支以地方工作为中心的武工队。为了统一十二区队与地方干部的领导,1942年12月建立了岭北(怀涿)地区武装工作队。武工队由十二区队党总支书记董铁城任队长,中共昌宛县委组织部部长王清任政委,队员是由十二区队部分骨干和一些地方干部组成。

  1943年4月武工队撤销,原十二区队的同志重归十二区队。

  怀涿武工队在武装开辟根据地,建立和巩固村政权的同时,积极开展党建工作。在麻黄峪村发展了3名党员,在苇子村、江水河、董庄子村各发展了1名党员,又通过这些骨干发展党员20余名,建立了8个党支部。

麻黄峪村怀涿办事处旧址

  随着怀涿地区开辟工作的进展,1943年3月,建立中国共产党岭北工作委员会和办事处(即中共怀涿工委、怀涿办事处),为中共昌宛联合县委、昌宛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派出机构。工委书记梁敏章,委员于敏之、张汉民(十二区队政委),后增陆坦。办事处主任袁德文(十二区队队长兼),副主任高明允。工委和办事处的建立,使怀涿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。中共怀涿工委成立时还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,只能随袁德文领导的游击三总队在宛平县的椴木沟、白羊石湖和怀来的麻黄峪一带活动。为此,将昌宛联合县五区划为怀涿一区。

  为此,麻黄峪成为怀涿工委和办事处的根据地。一区在麻黄峪一带,包括上枣沟、下枣沟、麻黄峪、吕庄子、谢庄子、芦青岭、黄骆驼、石门、石片、孙庄子、辛庄子、郜家梁、西坡底、草庙沟、王庄子、杜寨子、响岭子、瓦窑、西横岭、水峪口、旧庄窝等村。第一任书记索正勋,区长师守琪;第二任书记李定,区长宋恩普。

  2018年8月4日,怀来县作协负责人到麻黄峪村考察,实地察看了怀涿工委和办事处藏粮食的地方边坟沟、芦家湾小场,藏衣服的大嵯山洞,芦家湾商店旧址,以及麻黄峪村党支部成立时秘密开会的地方小北沟(当时党支部成立是在野外进行的),党支部书记陈万富的旧居。这里,是怀涿工委和办事处干部经常接头、开会的地方,也是村党支部秘密活动的场所。麻黄峪村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共用的水井两眼,一眼仍在用,位于村南沙河边;一眼已废弃,位于仍用水井的东面,两井相距二三十米,井口用一块巨石覆盖,仍保存完好

责任编辑:huailai
更多>>文明要闻
更多>>文明创建
图片新闻
更多>>公民道德
更多>>未成年人
更多>>志愿服务
中共怀来县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
电子邮件:hlwmb6860877@163.com
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-2011753
冀ICP备18027425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