牢记初心使命、推进复兴伟业。发扬好红色传统、传承好红色基因,县委宣传部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特别推出“红色教育导图”专栏,带领读者了解怀来红色印迹、革命遗址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红色阵地,讲述怀来革命英烈、英模人物、拥军模范的故事,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、总结好,真正做到“学党史、知党情、跟党走”。 怀来县烈士陵园 怀来县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部,滨河东路与新兴南路之间,最初叫“社稷坛”。坛内安葬着部分为怀来解放而献身的烈士。1948年县人民政府将此列为公墓。1960年正式改建为烈士陵园。2015年县政府对陵园进行了修缮,并正式对外开放。 陵园大门坐北朝南,平台两侧红砖花墙围栏,两侧墙壁上写着“为人民鞠躬尽瘁,对革命无限忠诚”十四个大字。大门上方是“怀来县烈士陵园”七个大字。 怀来县烈士陵园 进入陵园,整洁肃穆,蓝天白云,红旗飘扬。 陵园占地30余亩,总建筑面积共390平方米。陵园四周栽培着郁郁葱葱的常青树。园中央矗立着高大的烈士纪念碑。纪念碑高13米,占地88平方米,底部建有水磨石围栏和花坛。碑正面浮雕着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个大字,背面碑文刻着:“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,英勇斗争,前赴后继,数以千计的革命战士,在这古长城外,在这塞外的原野,在我们怀来地区,洒下了热血,贡献出宝贵的生命,开辟了胜利的道路。” 纪念碑前后以等距对称形式建有陵园大门和烈士祠堂。祠堂东西两侧建有等数的整齐的砖和水泥结构的烈士墓。在祠堂、纪念碑、陵园大门这条南北走向的通道两旁栽满苍劲的松柏树,整个陵园庄严肃静,错落有致。 祠堂占地137平方米。祠内正中央正面墙上的木框内书写着1031名怀来县革命烈士英名录,下面摆放着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,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李生枝等烈士遗像,像前摆满了洁白的花朵。正墙西侧,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画像;正墙东侧,是一位解放军指挥员指挥冲锋陷阵的画像。东西两侧各有18位烈士的照片和简介。东侧墙上的镜框内写着:革命烈士永垂不朽,先烈精神万古长存。西侧墙上的镜框内写着:江河大地存忠骨,哀泪悲思悼英魂。东西两侧厢房安放着300多位烈士的骨灰盒,他们有战争年代牺牲的,有和平时代献身的,许多还不够20岁,部分骨灰盒上面插放着烈士遗像。 祠堂西侧有99座烈士墓,烈士墓南侧新修了90个墓碑,8块碑上刻有烈士名字和简介。祠堂东侧,有52座烈士墓,墓前新修14块墓碑,6块刻着字。墓碑前摆放着一束束鲜花,寄托着后人的怀念和哀思! |